2025年中国扫振电动牙刷行业研究报告
    在口腔护理领域,正经历着从基础清洁到科学护齿的健康理念升级,此时,以“精准护理”为核心的扫振式技术革新正掀起行业变革巨浪。长久以来,传统电动牙刷受困于限位器的机械构造,尽管其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却始终难以全面复现科学刷牙所要求的振动与拂刷两大关键动作,正因如此,在清洁效率、清洁成效以及使用便捷性方面,始终难以让大众信服地放弃手动牙刷。

    而扫振电动牙刷凭借“伺服电机、无机械限位以及智能计算振动”的独特优势,成功打破传统机械限位的桎梏,能够精准模拟巴氏刷牙法中的水平颤动与拂刷动作,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清洁感受。自2023年底扫振电动牙刷惊艳登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其市场份额便迅猛攀升至16%,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这无疑宣告着一个崭新的扫振电动牙刷时代正以磅礴之势来临。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口腔护理领域的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显著,电动牙刷也渐渐从曾经的“可买可不买”的选择项,摇身一变成为大众眼中的“生活必备品”。

    回顾市场发展历程,在2019 - 2020年期间,电动牙刷行业经历了高速扩张的黄金时期,市场一片繁荣。然而,到了2021 - 2023年,行业进入了一段阶段性调整期,市场规模有所收缩,2023年的零售额相较于2020年下降了大约32%。这一市场变化清晰地表明,行业早期单纯依靠普及科学刷牙理念以及向中高收入群体渗透来推动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此时,核心消费群体的覆盖率已经接近饱和,进一步将手动牙刷用户转化为电动牙刷用户的难度越来越大,市场增长陷入困境。

    好在2023年末,扫振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激活了沉寂的市场,引领行业步入技术驱动的二次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电动牙刷零售额达到64.0亿元,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预计到2028年将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2.6%。


    在当下电动牙刷市场,竞争态势可谓白热化,国际知名品牌与本土实力品牌同场角逐、各展风采,同时还有诸多新兴力量不断涌现,试图在这片红海中闯出一片天地。在这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技术升级无疑成为了影响竞争走向的关键因素,犹如一把利刃,为品牌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而扫振式技术革新,更是成为了这场竞争中的关键突破口,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2023年扫振式电动牙刷惊艳亮相市场后,便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强劲增长势头。其市场渗透率犹如坐火箭一般,从最初的2%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16%,增速远远超过行业内的其他品类,持续领跑整个电动牙刷行业。

    在这场技术驱动的变革中,徕芬凭借对扫振式技术的成功突破,实现了华丽的弯道超车。它以创新的技术为羽翼,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迅速崛起,成功跻身行业核心梯队,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匹黑马。徕芬的成功,充分彰显了技术创新在商业领域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也为其他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巴氏刷牙法,也叫水平颤动拂刷法或者改良Bass刷牙法,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验证的科学刷牙方式。然而,它虽被公认为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实际操作起来却颇有难度,堪称“正确但难”的技术挑战。要熟练掌握巴氏刷牙法,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长期练习,这对于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人们来说,无疑是难以实现的,也因此,巴氏刷牙法在普及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境。

    扫振电动牙刷的出现,以技术创新巧妙化解了这一口腔护理中“知易行难”的难题。它运用先进的扫振技术,能够精准复刻巴氏刷牙法中的水平颤动与拂刷动作,让刷毛的运动轨迹严格遵循科学的刷牙路径。使用扫振电动牙刷时,用户无需像传统刷牙那样进行复杂的手动操作,只需简单调整刷牙区域,就能轻松实现科学刷牙流程的自动化。这一创新设计,将原本专业复杂的科学刷牙流程,简化为“一键启动”的傻瓜式操作,极大地减轻了用户刷牙时的操作负担。而且,其精准且动力强劲的电机,还能提供更出色的清洁效率和效果,无疑成为推动巴氏刷牙法广泛普及的理想之选。

    传统电动牙刷行业秉持“刷头盈利”模式,依靠刷头等耗材的高频购买来赚取高额利润。可这一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明显困扰,调研表明,超半数(54.65%)用户对电动牙刷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刷头价格贵”。传统品牌凭借耗材的高溢价,使得用户不断流失。

    与之不同的是,徕芬重塑了这一商业逻辑,推行“硬件微利+耗材普惠”的策略,秉持“用户优先”的理念,切实解决了消费者在耗材上成本过高的问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商业道路。徕芬自建供应链和工厂,提升全流程生产效率,把主机价格定在200 - 300元,还将刷头价格降至接近手动牙刷的水平(例如59元6支)。相关数据表明,徕芬扫振电动牙刷2024年市场份额达11%,预计2026年将增至15%,这充分证明了“用户价值优先”战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