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疯狂吸金!4倍增速、450亿市场,下一个“爆点”在哪里?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超过6成的成年人还没有做到每天刷两次牙,35-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石检出率为96.7%,对比10年前并没有改善。

据动脉网统计发现,仅2021年上半年,口腔护理领域就有超过20家品牌获得融资,涌现出白惜、参半、BOP、清之科研、Usmile等一大批新锐口腔护理品牌。

消费者也逐渐从“一支牙刷、一管牙膏走天下”,进化到更精细化、个性化的口腔美护时代,开始选择电动牙刷、口腔喷雾、漱口水、口腔爆珠等丰富多样的产品来“让笑容更自信”。

那么,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中国口腔护理的迭代?未来的口腔护理行业又有怎样的可能性?

一、人均支出仅136元,对“牙”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相比于美国、日本、韩国,我国的口腔护理仍较为落后。

作为人口高达14亿的大国,我国2020年口腔护理消费规模为1952亿元,与1.26亿人口日本持平、略高于0.52亿人口的韩国,而美国的消费规模则是我们的3.6倍;

去年中国人均在口腔护理上的支出仅为136元,约为韩国的1/20、美国的1/15、日本的1/11。

图片来源:头豹研究院

落后的市场、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口腔护理增速达13%,高出韩国和日本13倍,高出美国6.5倍。

2020-2024年,我国口腔护理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5.7%,是全球市场的近4倍。

图片来源:头豹研究院

在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三大推手:


第一,国民口腔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口腔护理的“预算”提升。

根据《2021天猫口腔护理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自2010年来,我国口腔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已在2019年达到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丁香医生《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也显示,口腔问题位列国民健康困扰TOP 5。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崛起和口腔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据调查显示,2020年超过90%的消费者认为口腔健康重要,80%-90%消费者认为预防对口腔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国民对于口腔健康的认知从“被动性治疗”进化到“主动性预防”,口腔护理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在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71.01亿美元(约452亿人民币)。

第二,颜值经济盛行,传统口腔护理品牌无法满足“美齿”需求。

从消费端看,Z世代已逐渐成为口腔护理市场的消费主力,口腔美观问题是他们首要解决的痛点。根据头豹数据显示,72%的90后消费者关注牙齿美白,81%愿意在牙齿美容上支出。

而牙膏、牙刷等传统口腔护理产品,主要解决的仍是基础表层清洁问题,场景也集中于早晨和晚间,无法满足年轻人时刻展现“完美状态”的需求。

因此,新兴口腔护理产品抓住了“美”属性,美牙仪、正畸护理产品、美白牙贴、冲牙器等“美齿”产品销量增速、用户增速显著提升,明显高于常规成熟品类;

2020-2021年便携装口腔护理产品消费占比同比增长达50%以上,尤其是漱口水,消费增速高达200%。

图片来源:头豹研究院

第三,互联网流量格局变化,口腔护理的快消化、美妆化趋势显著。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市场流量的格局,也加速了口腔护理行业的渠道融合,为了实现消费规模的快速突破,口腔护理产品需拓宽消费场景、提高购买频次,从家庭护理的耐消品,转变向个人美护的快消品。

此外,疫情常态化下,长时间佩戴口罩、口气流动受限,促使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早晚刷牙,对于约会、办公、聚餐等多元化场景下口腔护理的需求明显增强,尤其关注口气清新、牙齿美白。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我们可以看到,近两年获得资本青睐的口腔护理品牌,产品从局限于家庭消费的场景,拓展至随时随地使用的个人消费场景,且包装设计更符合年轻消费者审美、提供更便捷的用户体验,实现了向快消化、美妆化的转变。

口腔护理品牌正迎来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国产品牌纷纷崛起,为本土新锐品牌提供了发展的沃土。